齐国科学技术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而成书于春秋时期的《考工记》无疑是齐科技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。《考工记》作为我国第一部手工业工艺技术典籍,包含着大量的手工制作技术、工艺过程及丰富的科技思想。
《考工记》的最大价值体现于该书作者们在总结前人生产经验的基础上,概括出制造精工产品的四大要素,即“天有时,地有气,材有美,工有巧”(《考工记·国有六职》)。在这四大要素中,《考工记》最重技巧。例如,《考工记》中有关青铜冶炼技术中的“六齐(剂)”之法与冶炼火候的记载引人注目。所谓“六齐(剂)”就是锡和青铜的6种不同成分配比。它大体上正确地反映了合金配比规律,是世界上最早的合金配比的经验性科学总结。再如,《考工记·栗氏》记载的“凡铸金之状,金与锡,黑浊之气竭,黄白次之;黄白之气竭,青白次之;青白之气竭,青气次之,然后可铸也”,则准确地记述了冶铜过程中颜色随炉温变化的规律。这种用肉眼来观测的光测高温技术,只有在青铜技术相当成熟的情况下,才有可能办到。技术是精工产品产生的关键,齐在桓管时期能“工盖天下”、“器盖天下”与先进的技术密切相关。
《考工记》中还比较详细地记载了一些具体的制作工艺过程,如标准量器的铸造工艺过程,羽毛(丝绸)的染色工艺过程,弓、矢的制作工艺过程以及练丝的工艺过程等。其中以练丝工艺过程中的水练法、灰练法最为详尽。水练法的工序是将丝用温灰汁水浸泡七天七夜,然后白天放在阳光下暴晒,夜晚悬挂到井里,如此再经过七天七夜而成。灰练法的工艺过程是将丝放在楝叶灰汁中浸透,然后放进盛有蚌壳灰水的光滑容器里浸泡,取出后经过反复脱水、振动去除污物杂质,再涂上蚌壳灰,静置过夜,第二天再在丝上浇水、脱水,然后再经过七天七夜的水练。如此复杂而规范的工艺过程,若无长期发达的手工业生产实践是无法完成的。工艺、技术对手工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先进的技术、复杂而规范的工艺必然促进齐手工业的高速发展。
《考工记》的内容诚然以手工业工艺、技术为主,但同时又蕴含着丰富的科技知识,举凡物理学、化学、数学、天文学等诸学科都有涉猎。如物理学方面就涉及到力学、声学、磁学等。其中有关力学方面的惯性原理、声学方面的震动学规律的记载都是最早的。又如数学方面,《考工记》中大量地记载了分数、倍数以及割圆、弧度等知识,并且最早探索了角度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《考工记·冶氏》中还记载了勾股定理的最早实例。可见,《考工记》不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科技典籍,而且还是当时科技最高水平的体现。
《考工记》作为春秋时期科苑中的一株奇葩,上承三代青铜文化之遗绪,下开封建时代手工业技术之先河。后人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,无不先从《考工记》入手。正如有学者所说:“现在我们要想打开先秦科技的门户,了解东方巨龙腾飞的历史背景,进而把握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来龙去脉,《考工记》就是一本相当合适的‘指南’”(闻人军:《考工记导读》)。
探究《考工记》的出现,不难发现其深厚的历史渊源。早在新石器时代,齐地就产生了发达的手工业和原始技术。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骨针粗细与现在缝衣针相当,足见当时缝纫技术的高超;龙山文化时期的蛋壳陶胎壁薄如蛋,堪称我国原始制陶工艺的杰作。这一时期的缝纫术、编织术以及黄铜的发现等,都为《考工记》的问世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。《考工记》之后,齐国科技园地里呈现出一派百花争妍的局面。我国第一部百科全书《管子》中有关农学、水利学、植物生态学、物理学等篇章,被公认为相应学科领域最早的学术论文。先秦时期齐派医学的杰出代表扁鹊,创造了“望、闻、问、切”四诊法,可谓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者。中国天文学先驱之一齐人甘德与魏人石申所测定的恒星记录,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恒星表。稷下诸子之一邹衍创立“大小九州说”,开创了海洋开放型地理观。设计精巧、科学的齐故城排水道口又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。
总之,勤劳、智慧的齐地先人及齐人们在海岱这块美丽、富饶的土地上创造了灿烂而辉煌的科学技术。这些科学技术不仅在当时推动了齐地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,而且也为后世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科技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。